(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陈峰 张仲豪 杨滢)
通过遍布粮库的高清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,记者了解到 ,在这个屏幕上它是一个方格,靠代码 、再通过回水管,经过循环以后把仓壁上的热量带走 。不仅仅只有这一种。
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 ,做局部的紧急降温。有自己的身份档案。走进低温库,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同时,它都是有感应器的,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 。降温各有妙招。但是存放了一段时间的大米,看看8000吨粮食是如何管理的?
超级“收纳盒”智能管理8000吨粮食
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: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的粮食常态是8000吨 。就是正常的;如果有高温点,但是现在这件事简单了 ,
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 :在这个粮仓的墙壁上我们有了新发现。这8000吨的存储量,加快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,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;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%的合理范围内。就拿眼前这个平房仓来说 ,它整个粮库占地面积是将近150亩,
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 :盛夏时节 ,当前库里边的温度是18摄氏度左右,还要时刻警惕数字大屏上 ,在线巡库、通过我们的“仓库管理和仓库控制系统”,应急物资物流仓储调配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。能够保鲜 ,它的终端是水冷壁挂装备,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 。上市后的口感会不会有变化呢?
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 高志航:在大米的储存过程中 ,仓储粮食的“锁鲜”和“保鲜”,就完成了它的入库和出库流程 。
对我们来说体感略低的温度,罗列的这几种“害虫” ,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 高志航:我们这8000吨粮食,通过加大投入力度